2016年7月12日 星期二

【行前通知】疾病負擔與健康決策工作坊

疾病負擔與健康決策工作坊
行前通知說明
親愛的老師/同學:

  您好,非常歡迎您來參加由王亮懿老師研究室主辦的「疾病負擔與健康決策工作坊」,活動時間為105年7月14日(星期四)至7月15日(星期五) 2天,自上午8:30至下午16:30,地點為成功大學社會科學院1樓北棟階梯教室

  本工作坊邀請黃景祥老師和王榮德老師的研究團隊分享其發展之統計方法,聚焦於醫療之成本效益計算與評估不同疾病與醫療保健服務效果之計算與實務操作,讓參與的學員可用之計算各種疾病負擔,如臨床預防、診療、復健和替代療法的全面醫療照護結果並評估健康決策。

2016年7月11日 星期一

【歡迎報名參加】疾病負擔與健康決策工作坊


疾病負擔與健康決策工作坊


一、背景說明
  全世界各國之全民健保使該國人民就醫機會逐漸平等,且人民漸漸不必因病而貧﹔但這些國家均面臨財務壓力或危機,使得健康照護制度逐漸從「論量計酬」(pay-by-volume)轉向「論值計酬」(pay-by-value) ;同時由於族群老化,大家不得不重視生活品質與臨終照護。

  國內全民健保的財政負擔,已經攀升到超過新台幣5仟億 (約合一百七十億美金) ,同時也面臨內、外、婦、兒、急診五大皆空之困境;國內的族群老化也促進長期照護之需求增速。因此需要發展新的健康計量方法來評估醫療保健之終身(lifetime)效果,作為決策與評估之基礎以提昇全民健康與福祉。傳統上一般採用Markov 模型及短期隨機臨床試驗(或追蹤研究)所得到之轉移機率(與其分佈)來作長時間推估,然後再加上敏感度分析作決策;此法之不準度較大,且未對預防之貢獻作計量,也少作決策後果作評估。

  黃景祥老師和王榮德老師的研究團隊發展出新穎的統計方法並作成ISQoL軟體,在追蹤族群5-10年後可求出終身存活函數,把它和生活品質(或失能、健保與長照耗用等)函數相乘,可評估不同醫療照護的效果與需求量;再整合流行病學之發生率,即可把預防醫學也用相同單位(人年或健康人年) 計量其效果,而使不同病與不同醫療保健服務效果均能被評估與用來決策;進而提昇健保制度下之公平性與效率(每塊錢買到多少量健康),以便不斷改進此制度而促進其永續經營及全民健康。他們的團隊已對多種重大傷病(各種癌症、中風、末期腎臟疾病接受透析、長期插管呼吸治療等),外推預測終身存活函數,並整合健保花費及生活品質(或功能障礙函數)發表系列論文。

  本次工作坊由成大王亮懿老師主辦,特別邀請黃景祥老師與王榮德老師研究團隊,並與經濟學系合辦,分享上述研究成果,並且著重實務操作,讓參與的學員也可用之計算各種疾病負擔,如臨床預防、診療、復健和替代療法的全面醫療照護結果,評估健康決策,進而影響衛生健康照護政策的擬定與評估。